职场薪闻

首页 > 微职场 > 资讯详情
用人单位遭遇“招人难”,为招人才用人单位频出招 时间:2014/12/21 阅读:599 次

 422《职来职网》发布了云南省一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报告。报告指出:从我省总体情况看,尽管一季度求职人数约17万人,同比上升16.75%,企业提供岗位约20多万个,同比下降10.38%,但企业提供的岗位仍比求职人数多28810 人,也就是说一季度我省劳动力市场所提供的岗位数不仅能够满足增长的求职者数量,且有盈余,部分行业还有较大的人才缺口。针对报告中提及的招聘单位大于应聘人数的怪相,记者走访了云南省人才市场,从市场获悉:今年以来,不仅入场单位提供的岗位大于求职者,用人单位为了招揽人才更是频出怪招,求职就业遭遇:招人难。

   

一、现象

    用人单位频出招应聘者仍寥寥
加入我们公司每年有一次旅游的机会。招聘会上,上海某饲料公司的招聘人员打出这样的招聘标语以吸引求职者。除此之外,为了招揽人才,招聘单位频频出招:安排人员发送企业宣传资料、以优厚的待遇条件吸引求职者、提供培训晋升的机会等等。对此,云南省人才市场副主任刘欢介绍,随着社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就省人才市场而言,基本上每场招聘会有200多家企业入场,提供近3000个岗位,但却不能完全吸引求职者的目光。就今年1季度的情况来看,总共有5496家企业入场,提供58360个岗位,但求职人数为55984人,岗位数仍大于求职数。刘欢表示,如果求职者仅仅是想要找一份工作的话,人才市场提供的岗位数量完全可以满足,但现在大部分求职者都将目光锁定在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招考上,尽管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提出了很吸引人的条件,但应聘者寥寥。

 

 二、分析
    1
、一季度考试集中招聘受冷遇


   
一方面是招聘单位的求贤若渴,另一方面是求职者的不感冒,1季度无论是从单个人才市场的数据来看还是从我省总体情况来看岗位数都大于求职人数。刘欢表示,1季度除了是节后招聘比较集中的一个季度外,也是考试扎堆的一个月份。我省各事业单位和一些国有企业都会在此时进行招考,而公务员招考也设在这个时间段,一定程度上分流了求职人数。

   

    2、非公企业让求职者缺少安全感
除了考试集中让招聘受冷遇外,部分求职者也认为招聘会上大多是非公企业,与其他性质的单位相比,非公企业虽然待遇较高,要付出的劳动也多,但保障却相对较少。在省人才市场一场以营销、技术、管理为主题的招聘会上找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小孟告诉记者:到私营企业做事,尽管劳动和收入可能成正比,但却没有安全感。小孟表示,自己周围有很多同学都是这样想法。刘欢表示,小孟所说的私营企业就是非公企业,一般来说这类企业的福利待遇相较事业单位和公务员肯定有差距,尽管打出上万年薪吸引人,但企业同时也要求求职者创造更多的价值,相应的劳动保障却往往跟不上,也让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望而却步。

  

    3、部分求职者不愿意从低做起
刘欢表示,现在都说找工作难,其实招聘也难。连续几个季度的数据都表明,营销人员是市场中比较缺少的一个岗位,但作为基层岗位,部分求职者却并愿意从基层做起。人才市场中一家招聘二手房业务员的工作人员表示,很多求职者尤其是学历较高的求职者一看招聘营销岗位转身就走,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辛苦的职业。而记者随机采访的5位大学生求职者也都表示不太愿意找营销、业务一类的岗位,他们认为这类岗位不能够发挥所学,锻炼不大。对于这样的想法,刘欢表示,很多求职者并不缺乏技能,而是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比如一个优秀的销售人才,他所积累的经验、资源可以让他无论换到哪个单位都能够得到较好的发挥,也不会受到工作环境的影响。而一个优秀的财务人员,更应该重视积累的经验,这些都是今后转岗或者发展的最好储备。刘欢表示。

   

    4、岗位变化因部分行业受政策影响大
除了以上原因致使1季度岗位数大于求职数外,刘欢也从客观上分析:人才市场中的很多岗位也会受到行业政策的影响。他表示,今年1季度房地产行业的招聘和往年比较就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一些往年招聘的大户今年可能已经处于人才超负荷的状态。

 

 

三、倾听求职者:刻板的要求造成招找两难
    “
要求经验、要求学历、要求工作地点。现在要找一份单纯的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到一份中意的工作。小王是省内一所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已经工作两年的她,今天再次来到省人才市场的信息栏前寻找着适合自己的职业,当问及现在找工作是否难时小王如是说。我现在做的工作薪水太低,而昆明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消费水平一直很高,每个月的工资除了能养活自己,几乎没有结余,更不要说寄钱给家里的父母,考虑到以后要成家立业,我觉得必须换一份薪水高一点的工作,不然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尽管人才市场岗位多,也有薪水高的职位,但要求却不低。和小王有相同感受的李敏已有四年工作经验,他和一起来找工作的同学都有同样的感受:用人单位在删选简历时,经常通过经验、学历、身高、年龄、性别等次要因素来衡量一个人是否符合这个工作,而对于实际工作能力等主要因素却常常被忽略,这样刻板的用人思维,让很多人才被埋没,造成了求职者找不到好的单位,而用人单位觅不到合适的人才的窘境。

 

四、专家给建议:请先给自己一个定位
    “
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都在找工难,而招聘单位其实也有自己的苦水。刘欢表示,长期在人才市场工作,他发现很多求职者到人才市场应聘的时候都很茫然,一方面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楚,另一方面对应聘单位的期望值过高。还有的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沟通能力也不好,甚至不敢上前推销自己,或者要结伴而来。对此刘欢建议,到人才市场找工作,一是要对自己有个清晰的定位,要找什么样的工作,自己擅长哪些方面等;二是,要对应聘的单位有了解,比如要找哪些行业的三位,锁定目标;三是大胆是上前推销自己。刘欢表示:相比网络等方式,人才市场是直面单位的最好机会,在这里你可以获得与用人单位第一次沟通的机会,从一定程度来说,借由这个平台你可以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获得就业的机会。

 

作者:人才无忧网www.rczp51.com 来源:人才无忧网